总体发展概述
时代背景:2019年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,我国进入数据要素红利释放阶段,数据资源入表成为重要实践路径。随着技术发展,数据重要性凸显,同时面临安全隐私挑战,需加强数据治理。
概念与内涵:数据资产涉及数据、数据资源、数据产品和数据资产等概念。数据是信息记录,具有多种分类;数据资源是可被利用并带来经济价值的数据集合;数据产品是经过加工处理能给用户带来效益的数据内容和服务;数据资产是具有明确权属、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数据资源。
政策指引
国家政策:2019年起,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,包括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、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、探索数据产权制度、明确数据资源入表规定、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等。
地方政策:北京、上海、山东、安徽等地积极响应,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数据资产管理,如推动数据资产化、探索管理路径、建立产权登记机制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数据管理、发放补贴支持企业入表等。
标准与指南
展开剩余88%标准:已发布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,涵盖数据资产管理、质量评价、资产评价、识别梳理、交易实施、确认工作等方面,为数据资产相关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。
行业指南:资产评估相关指南明确评估范围和方法,综合性指南从多视角探讨数据资产化进程,如中评协的《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》、沪国资委的《上海市国有企业数据资产评估管理工作指引》以及其他机构发布的相关报告。
入表案例
上市公司:截至2024年三季度,54家上市公司完成数据资源入表,数据资源账面净值合计15.07亿元,入表类目多样,包括无形资产、开发支出和存货等,如青岛港、日照港、开普云等公司的相关数据资产。
非上市国有企业:青岛华通智研院、青岛市北建投、东营水务等企业的数据资产案例,涵盖企业信息核验、民生数据、供水管网信息、公交查询数据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型、产权交易所挂牌数据、旅游客流量数据、公共建筑碳效码评价分析数据等,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价值。
非上市非国有企业:松立控股、武汉智品堂、武汉珈和科技等企业的数据资产案例,包括城市级静态交通泊位资源时空状态数据、函件地址精准识别服务数据、农业保险服务数据等,推动了相关行业发展。
行政事业单位: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、青岛疾控中心、城阳区应急局、潍坊市大数据局、潍坊市自规局等单位的数据资产案例,涉及智慧化综合交通分析数据、智慧核保数据、加油站税控数据、电子证照信息数据、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数据等,在行业管理和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模式创新
公共数据资产化运营全链路:在政策指引下,青岛市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,形成公共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全链条改革试点流程,包括盘资源、理数据、评价值、登资源、登资产、做运营、缴收益等环节。
企业数据资源无形资产成本二次归集增值实践路径:随着数据资源入表推进,企业需研究数据资源无形资产更新升级业务。满足数据量增加和成本投入较大条件时,可进行成本归集并入表,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价值重评、立项、成本归集、结项、登记变更、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等。
总结与展望
趋势展望:数据资源入表推动数据资源挖掘,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完善,应用范围拓展,数据权益与安全隐私保护受重视。
对策建议:加强顶层设计规划,构建统一标准体系,破除数据供给屏障,挖掘与培育数据应用场景,以促进数据要素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